“副师长,如果敌军在此设伏,我们便已无路可退!”
在秃鹰岭高地,梁辰带领侦察连以微弱兵力,陷于腹背受敌之境,最终却奇迹般守住了阵地。敌方白昌镐率残部试图突围,但尚未逃出险境便被截获。
面对我方的劝降,素以强硬著称的白昌镐,第一个选择了放下武器。姜副师长见状愤怒,持枪威胁,却见白昌镐闭眼,无意反抗,任凭处置。这样的举动出乎意料。白昌镐与侦察连多次交手,每次虽落败至孤身一人,却必定给梁辰所部带来伤亡,令梁辰等人早已视他为心头大患,渴望斩草除根。
令人疑虑的是,白昌镐一向视死如归,为何此刻选择投降?当他痛哭向部下倾诉后,谜底方才浮现。尽管身为对立一方,白昌镐无疑具备优秀军人素质。陈述民曾介绍过,白昌镐通晓中、英、韩三种语言,擅长伪装与侦察,精于权谋,我志愿军屡次在他手下吃亏。但自从遇见梁辰后,不管带多少兵马,每次都只剩下他孑然一身逃离。无论是炸桥行动,还是组织队伍,每次都被梁辰挫败。尤其是在“狐支队”一役,甚至被梁辰策反手下,错将假情报上交师部,当众丢尽颜面。对于这样一个一心为理想而战的军人来说,他绝无法容忍强大对手的存在。
白昌镐与普通军官最大的不同,在于他对大局有着清醒的预判。在中朝双方就停战协定进行谈判时,他已察觉美方战意消减,南朝鲜也大势已去,再拼死一战已无翻盘希望。此前他曾谈起自己的两个弟弟,一人投身北方,一人被南朝鲜军强行征召。为此,白昌镐这些年一直在暗中打探北方弟弟下落,直到不久前审讯战俘,方知其早已阵亡。
战争带来的巨大伤痛,并非弟弟阵亡一事令他最为痛苦。更令他难以释怀的,是被征召入伍的那位弟弟,在上战场前曾写信嘱咐:“若我战死,请你勿为我报仇。”读罢此信,白昌镐才真正体会到弟弟的深情,也彻底动摇了自己的信念。
他对下属直言,美国已无心恋战,南朝鲜缺乏外援不可能再获胜。继续作战已毫无意义。自那一刻起,白昌镐早已丧失了以往的坚决。形式上,他还在追击侦察连,实则只为替两位弟弟复仇。他之所以顽强纠缠梁辰所在连队,原因其实很简单要么战死沙场,为亲人报仇;要么手刃这位屡屡挫败自己的对头。
因此,美军轰炸刚停,他便带兵急速扑向侦察连防线,趁我军尚未来得及布防发起突袭,阵地上叫嚣要与梁辰决战。他口中的“为国尽忠”,其实更多是一种与宿敌的对决心理。表面上视死如归,然而在与梁辰连队相遇、被堵截后,他却又选择了投降。
结合此前“狐支队”事件,有观点认为,这样的投降其实另有深意。白昌镐早就心灰意冷,不再追求军功,仅存的意愿是对梁辰及其连队孤注一掷的复仇。这次投降,很可能是他策划的假意屈服,实则想借机靠近梁辰,将二人同归于尽。这个解释,你会赞同吗?
卓信宝-股票怎样配资-教你如何买入卖出股票的方法-杠杆配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